敌人是无知,愚昧和冷漠
悼念我逝去的朋友们

北密的枫叶,请送去我的思念和不舍。

2010 年 10 月 19 日

英语专业八级批判

我为什么如此排斥被视为中国英语最高等级的专业八级?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因为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出题模式,是死板的、落后的中国式语文教学最直接的表现。专八考试依然延续着小学语文那套“标准答案”的模式,和高考的语文考试的出题方式几乎一模一样。整个专八考试,体现的完完全全是出题人的意志,做对了题就表明揣摩对了出题人的心思,做错了则表明你的思路没按照出题人的思路走,和实际英语水平相关联度其实不大。

2010 年 5 月 30 日

《黄昏》(2) - 从阳光走入灰暗

前言:这个系列的文章是《奇迹的黄昏》的读书笔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笔记其实是对原文的改写,将其主要观点简要表达出来,并在适当的时候添加自己的一些评论和见解。浏览更多关于本书的笔记请点击这里(待更新)。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的城市改革前,是中国改革的起步期,也是最阳光灿烂的时期。中国人仿佛刚刚从真空中走出来一样,迫不及待地拥抱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这一段改革最显著的要素是:成功的农村改革(包括乡镇企业的确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确立。在这个时期,农民被授予了“权利”,农村生产力得到全面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大幅提高,对外开放的试点城市让城市居民也看到了巨大的希望。

改革所带来的理想主义情绪也在蔓延。农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迅速缩小,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数人都获得了改革所带来的利益,因此整个中国上下都沉浸在乐观和喜气的气氛中。无论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都在等待改革降临后自己所会获得的好处,等待奇迹降临自身。

政治上,左派彻底失势,以邓,胡、赵为代表的改革支持者主政,在党内迅速形成了改革派,并且在群众中支持率也日渐升高。

“无疑,这是一个充满快乐与期望的时代。在当时的中国,领袖、精英与大众在情绪和意见上都打成了罕见的统一,他们被一种前现代社会天真的乐观扭结在一起。人们仿佛触摸到了一个新时代的胎动。”

“不,它几乎就是事实。中国正沐浴在改革的灿烂阳光中。”

倚靠官僚阶级的城市改革

1984年前的理想时代的改革并没有与旧体制进行摩擦。旧体制的根据地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那里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有着数以万计的机器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还有着数不清的干部和工人。对农村来说,旧体制已经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对新设立的经济特区来说,偏远的沿海区域小山村根本毫无体制可言。从改革涉及城市开始,中国的改革便开始渐渐误入歧途,并且越走越远。这种状态从1984年开始,直到现在仍未见停息。

1984年之后的这一阶段改革是给官员以“权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在1984年前,中国的改革是还“权利”于民,特别是农民,而84年之后的改革则是将“权力”授予各级大大小小的官员,让他们在改革中的利益最大化,以此换取他们对改革的支持和推动。而改革的目的是全民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产生了明显的冲突:倚靠可以为所欲为的官僚体系来为全民牟利,岂不是与虎谋皮?自此,改革的实际操作已经和改革的原始目标背道而驰。

为何官僚阶级

选择官僚阶级推动式的改革是政治必然。作为当时改革的唯一推进者,官僚阶级所推动的改革的目的必然包含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假如选择还利于民的方式,不仅将会失去对改革的控制和解释权,并且将会不可避免地冲击中国官僚体系的政治基础。之前的农村改革改的是官僚阶级的最底层,也就是基层干部,根本就无足轻重;而在荒凉的沿海地区,传统官僚阶级毫无利益可言,改革可放心大胆地走下去。但是到了城市里,倘若动摇了官僚阶级的地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则难以收场。

社会的急速分化

官僚阶级的改革直接造成了社会分化为2个部分:利益受损者和既得利益集团。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依然是能够最为有效地划分社会阶层,指出主要社会矛盾。从那时开始,“人民”这个在毛泽东时代代表整体统一的概念被瓦解,不同阶级,不同群体的之间资源和财富分配开始越来越悬殊,隔阂加深。整个中国社会处于紧张焦躁之中,终于在某年的春夏之交得到了集体的爆发。

知识分子的悲剧

然而,这场运动实际上是由尚未发育完全的树苗所结下的青涩的果子。知识分子有激进的方案,希望得到社会和领导阶级的认同;中国的民众不管那些学院派方案,想做的只是宣泄几年累积下来的对腐败,社会不公以及财富差异的不满,带着对知识分子的道德上的同情,一起抗议。作者说这种结合是扭曲的,无力的;然而这种结合并不奇怪,当然也无法达到它的目的。

以今天来看,不难发现,青涩的果子还未成熟,树就被连根拔起了。当今的中国知识界,在官僚的高压管理体系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见风使舵,基本丧失了知识界应有独立人格。大学是最不应该科层化得地方,然而现在官僚体系的触角已经遍布整个大学校园 - 可以说,官僚体系控制着大学的一切。前文说过,改革是以官僚体系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那么在体制的掌控中,谁还会在意学术独立,自主创新这些看不见什么好处的东西呢?从政府官员,到被管理的大学,所见到的都只有节节攀升的钱而已。

1984年至1989年的5年的城市改革以突然发生的悲剧,无奈地给自己暂时画上了一个逗号。现有改革是存是废尚无定论,未来的改革路线图更是遥遥无期,观望和等待风气弥漫整个社会。改革,乌云密布。

2010 年 3 月 12 日

奇迹也有黄昏时

书在任何一个国家被禁止总是有理由的。在美国被禁止,也许是因为煽动种族仇恨,宣扬恐怖主义;而在中国大陆书被禁,大多数时候是因为这本书赤裸裸地揭露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不可告人的灰暗面。正因为如此,禁书才显得如此诱人,才会越过中国互联网坚固的防火长城,隐秘却又骄傲地传播着。

2010 年 3 月 12 日

WPML 技巧:为不同的语言加载不同的 CSS 样式表

在使用了 WPML 插件后,为不同的语言设置其对应的样式表,以达到更改主题中非文本内容的功能。

2010 年 2 月 3 日

再见了,中国互联网

终于搬到了美国的空间,也把博客换成了 WordPress。河蟹和绿坝娘,再见了,我不会想你们的。

2010 年 2 月 1 日

Chinese Government Internet Censorship Database Filter

今天开始行动,将 PJBlog 里的数据迁移到了新的 WordPress 里。(虽然,我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更新过博客了……)

我用的是网友 Wady 写的一个将 LBS 以及 PJBlog 里的数据转移到 WordPress 里的工具。这个工具直接读取我的旧博客里的 mdb 数据库,并转换成 WordPress 认可的 XML 文件。非常惊奇的是,我发现我的文章内容从数据库开始就被和谐了,几十篇文章中充斥着自动生成的“*****”符号。从几篇文章里,我依稀记得这个过滤词表包含“共产党”、“达赖喇嘛”、”温家宝“、”中国政府“。对于其他一些年事久远的文章来说,我是真的无法记住里面包含了什么敏感词汇了。06年一篇关于《苏菲的世界》的读书笔记里面居然都有这些可爱的小星号,我当时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难道已经开始从网站数据库开始,加大和谐力度了?不过这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数据库依然完整,可显示出来的信息经过服务器上的监控软件被过滤了。我依稀记得有一篇报道说,网监局要在各大服务器上装类似绿坝的探针,过滤服务器发出的数据和监控服务器内容,“从源头上遏制非法信息”。看来我原来的服务商“阳光互联”已经实行了。不过,这招偷偷摸摸的,做得可不阳光。

讽刺的是,党妈都不让我们说她的伟大的名字了。那以后岂不是发自内心的“共产党万岁”也喊不出来了?

2010 年 2 月 1 日

赤裸的亵渎

最高法院长:法院审理案件要从_党和国家大局_出发

王胜俊:全面加强刑事大案要案审判

2009 年 8 月 31 日

[转载2篇] 哀悼会的红地毯以及 被逼的所谓感恩

1 5.12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那个红地毯 from 梦溪夜话

汶川地震周年纪念大会,按我们老家的习俗,这是祭奠一年前离世亲人很隆重的日子,现场应该悲哀、庄严、肃穆。未开始之前,我就很担心,该不会将一个丧事,办成喜事,将祭奠仪式搞成庆典大会。这年头,越担心的事,越有可能发生。晚上回家看电视,那红底的大幅标语,大红色的地毯,实在刺眼!我不知道四川的风俗,但我所知,无论是安徽,还是广东,红色都是喜色,白色和黑色才是丧事的主色调。好象外国的丧葬也是以黑色白色为主,无论如何,红色都是犯忌的事。近10万生命就这么去了,他们的亡灵可能还在世间游荡,纵然我们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可是同10万人的生命相比,我们是没有任何喜事可言、可庆的。

这大红地毯铺的不是地方,也不是时候。那些吹牛拍马的准公公们,他们的书还是读的太少,不知道从前的皇上巡巡狩,所到乡野之处,须黄沙铺地。如今汶川是个大工地,最不缺的是黄沙,如果在映秀镇铺些河沙,或许更讨今上的欢心。至少,不会那么刺眼!

在众多死难灵魂的土地上竟然铺着大红的地毯祭奠亡灵,人民的公仆们难道没有红地毯就走不了路吗?想清楚了,这不是电影节的走秀,更不是封建帝皇架到。你见过哪家的丧事披红带绿!我为亡灵们哭泣,更为孩子们的冤魂绝望。

2 四川人不必感恩 from 连岳的第八大洲

我的朋友,前厦门第一电台主持人大英的这句话说得真好:

“(5月12日)一点半,我开车出门去午饭,路上一直听收音机,主持人一直在说感恩,说四川人应该感恩,说不抛弃不放弃。我不知道是不是主持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四川人感什么恩呢,倒是我们,应该感恩,不管怎样,我们活着。”

逼着人感恩,也算是一种重大胜利吧?

我救援了你,

2009 年 5 月 14 日

July 20: Bite of Seattle 咬一口西雅图

  这其实是一个活动的名字,是各种商品交易、美食、音乐的聚会。今天去西雅图中心 SEATTLE CENTER 看了一下,感觉就两个字:人多。

CIMG0972

像中国吧?

CIMG0968

快乐的印第安人乐队,后面还有白人观众在起舞。

  两个星期以来,终于找到了在中国的感觉,摩肩接踵的人群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其实很像中国的啥小吃一条街的,参加的餐馆都拍着摊子,现做现卖。不过价格对我们来说就有点贵了,都是5刀左右一小份。(对于美国人来说很便宜了)

  还有,这里的免费品尝不少,而且尝了之后就想买。于是,我花了3刀买了一杯碎冰橙汁,极好喝。之后花了4刀买了泰国炸鸡和炸猪排各一串,花2.25刀买了越南春卷(特别难吃),仍未吃饱,最后花了6到买了烤肉。烤肉摊是收取小费的,15%到20%的小费岂不是要1刀?正犹豫,发现标价牌上我要买的种类是不需要小费的,遂买下,里面烤肉分量超足,吃不完,带回家当明日中饭。

  里面各色人马都有,路上有抽奖的,有免费派发的。于是我们2人得到了4支亮白牙膏,1袋棕米,一枚冰箱贴。除了商业,还有各色组织和宗教团体,什么节约食物、劝人们入教的,动物保护都纷纷出洞。

CIMG0975

“相信耶稣吗?没有他,便是地狱。”恐怖的宗教标语吧?

CIMG0976

活动场地里面还有骑警,很威风。

  在礼品店准备买一些小礼物,结果热心店员过来说这是女孩子买的,而且是给生日用的,于是作罢,两手空空出店。这里真奇怪,中国的店员看到你买东西高兴死了,哪怕买了次货也装作不知道,这里的还劝你不要买,也太好心了吧。

  今天MONARAIL铁路故障,于是公交站挤满了人。恰好坐我们这趟车的有2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于是上演了众人为残疾人开道的景象。西雅图所有的公交车都是残疾人无障碍设计的,公交车先降低车头,放下踏板,轮椅上踏板,踏板上升,残疾人进入车内,司机离座帮残疾人固定。于是,我们的车在闹市足足停了10分钟,因为轮椅占空间,不少人也只好坐下一班车。别以为下一班车很容易就坐到,西雅图的公交车一般都是半个小时一趟,周末更是停开或者一个小时一趟!

  换乘等车时碰到旁边两个美国女生,不停地对来往车招手,说HELLO,又蹦又跳,我还以为他们是要搭顺风车,结果一问,就是在对别人问好而已。结果不少人不理他们,也有人在车内向他们挥手致意。她们说,男人更加友善,因为有60个男人也向她们招手,只有10个女人回应她们。(显然,异性相吸)下车时,我对她们说:“GOOD LUCK NEXT TIME”。

  至于此行的重点,SPACE NEEDLE 却被我忽略了。一是我觉得和东方明珠没什么差异,甚至觉得比东方明珠矮多了,外形也丑。二是排队人是在是太多了,不想等。三是票价贵,17刀,东方明珠还只要50人民币呢。

CIMG0966    

SPACE NEEDLE 太空针,真的不高,也不好看,60年代的建筑。

2008 年 7 月 21 日

July 19: 雷尼尔雪山

  今天去了西雅图附近的标志性雪山:RAINER 雪山。海拔4000多米,是一座活火山,终年积雪。来回坐了6个小时的车,山路绕啊绕,昏昏沉沉,除了白皑皑的雪山顶,其景致与张家界之类的地方也没什么差异。

  不过,里面的植被种类很特别,都是美国红松,特别高大,笔直笔直,一路上还看到了不少要5-6人合抱才能抱拢的老树。林间有很多树木倒下,都是自然死亡的,慢慢腐烂变成其它植物的养料。

  NARADA 瀑布由积雪融化而成,十分漂亮。

CIMG0906

还有彩虹呢。

CIMG0917

  山顶有游客中心,叫 PARADISE,翻译过来就是天堂。中午吃腻了HOMESTAY家里的三明治,跑去天堂里买东西吃。天堂的东西果然贵,一个汉堡加牛肉土豆就花了我14刀,不过顾不了这么多了,好不容易来次天堂,总不能饿肚子看上帝吧。

CIMG0940

看上去好像不高,其实要爬两天两夜才能上顶!

 CIMG0947

美国国旗无处不在。

  还有一点,美国的农村一点都不农村,我们从市中心到雪山,一直是高速路,路边都是大大小小的HOUSE,和我们现在住的没什么区别,各种商店也都和城里无异。难怪美国人愿意住在农村里,多方便啊。

  总的来说,没啥惊喜,今天写作收工。

2008 年 7 月 20 日

July 18: Boeing Visit 波音之行

  上午上课,上全球变暖。昨晚阅读的文章(很不幸,这本13刀的书我掉了,于是只好看若水同学的)主要讲了美国某某小镇如何节能减排,然后中国以后又如何如何构成威胁,老调重弹。上午最有趣的是设计环境保护的标语和插画,我们组都由我画,可是时间不够,画得太粗糙了。

  下午去波音参观。其实计划中还有去微软参观的,可是,实际上只是在微软的石碑前照相而已,完全进不去。我们团里一帮人都HIGH得不行,忙着摆各种各样的 POSE,而我对在这种石碑上照相完全没兴趣,甚感无聊。

CIMG0872

  之后还去参观了微软的用户中心。这其实是免费的,里面无非是微软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VISTA 、OFFICE 2007 体验,ZUNE 音乐播放器和 XBOX 360 体验。居然还有很多设备坏了不能用,甚感失望。最兴奋的莫过于2楼的 COMPANY STORE,除了一般的纪念品之外,里面的软硬件售价超级便宜!可惜只限员工购买。相信吗?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只要29刀!WINDOWS XP 专业版,只要19刀!微软的鼠标,只要19刀!太便宜了!我要找员工帮我买!

  波音公司的总部其实不在西雅图,但是主要的生产车间在这。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如何组装飞机,具体参观747,777,787的组装车间。车间严禁带任何电子设备,所以没有照片。总体映像就是,啊,原来飞机大部分的组装还是靠人来弄的啊,各种装饰、设备都是靠人力一一装上去的。747组装要4个月1架,需要组装超过30万个零件,而最新的梦想客机 787 只需要3天,因为大件都在国外弄好了,直接飞抵美国进行装配。(材料科技大多数来自日本,发动机来自英国,内饰来自于加拿大等)我们还看了飞机横截切片,是从真实的飞机上弄下来的。中间是座舱,座舱上面还有空间,也可以坐人,也可以放东西,座位下面则是行李舱。飞机内管道无处不在。还看到最新组装的787,我们有幸目睹了其使用的发动机,小巧,周围布满电线、导管。

  翻阅发给我们的小册子,介绍零件来源的时候,我真的很希望看到中国,哪怕只是一块装饰板,一个座椅。可惜,没有。我们国家的大飞机梦,还远着呢。

  晚上晚回来了,在 GINNY 的女婿 BLAKE 家里吃了饭,庆祝他的生日。明天还要去 MOUNTAIN RAINER,大雪山啊,哈哈。流水账结束。

2008 年 7 月 19 日

July 17: 被同化的印第安人,强大的基督教文明

  其实题目中的两个名词完全没有关系,只是描述我今天的经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词互斥,格格不入,特别是教堂所代表的宗教对其它宗教和文化的态度。

PART 1: INDIANS 印第安

  上午去了 Indian Reservation,翻成中文很不好听,叫印第安保留地。4个老师开着4辆VAN(类似面包车的车,但是比面包车稳和舒服),载着我们向 Tulalip 印第安保留地驶去。我坐在前排,手持对讲机,可惜不会用,(结果到了目的地后被大批)一直在和开车的 SHARON 聊天。

  接待我们的是当地的长老(姑且这么说,因为我也不确定),78岁了,依然很矍铄。他的头上戴着一顶帽子,写着 Korea War Veteran,朝鲜战争老兵?印第安人为美国在枪林弹雨中拼杀?事实难以置信。长老欢迎我们,向我们大致介绍这块保留地的历史:他们和百人签订了条约,所有人移居到这里来,开始是以部落存在的,后来组成了政府、议会、警察局,以前以买三文鱼为生,最近搞起了经济开发区(这个词好熟悉……),建起了赌场,酒店,引进了国际名品折扣店、各种商厦,每年收入不菲,收入的三分之二捐赠,剩下的用作政府维护资金。他还和我们说,说印第安人对自然和人特别敏感,印第安人热爱自然,突然指着我说:“That guy Likes eating and sleeping”(这个家伙喜欢吃饭和睡觉),天,太准了!以至于我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 How could you know that?

  之后我们去参观了三文鱼的 Hatchery(孵化场) 和 habitant(养殖池)。有一个孵化场的管理员老伯和生物学家向我们介绍保留地里面养殖三文鱼的工作流程。我问了生物学家一些问题(老伯口齿不太清楚,也有点耳背,我决定 QUIT),总结了一下三文鱼的养殖和生长过程,十分特别:

  1 孵化场:每年三文鱼在这里的海湾产卵,工人们将卵捞起,孵化,成鱼苗。

  2 标记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大卡车,将养殖的三文鱼苗的背鳍切掉一些(HARMLESS AND PAINLESS 无痛无害,据当地人说),再放回去。神奇之处在于,这里一切的标记都是由电脑完成,完全不用人操心,我们去参观了机器,就是将鱼通过一条狭长的管道,使之一次只能通过一条,在管道的尽头有激光检测和夹子,当激光探测到鱼苗出现时,夹子夹紧,将鱼夹住,快速拿上方的小刀割掉一部分背鳍,之后放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工养殖的和野生的三文鱼不同,好在捕到野生的时候将其放归大海。

  养殖池:鱼苗进入养殖池,稍微长大,之后进入大海。

  3 大海:事实上,三文鱼不像淡水鱼类可以在一个池塘里过一辈子,从养殖池里出来的三文鱼将被放入大海,也许游到俄罗斯、日本那么远,过2-3年之后再次回来产卵,死亡。三文鱼以海洋生物为食,与其它鱼类竞争,是顺天性,也能节约养殖成本。2-3年之后,再在相同的地方捕鱼,打捞。之后收集卵,开始孵化新的鱼苗。

  我问了生物学家,她说美国有数不清的三文鱼养殖场,大多数都是为了捕捞来吃(我在 HOMESTAY 家就吃过三文鱼,真的很好吃),也有专门为了鱼苗保护而设立的繁衍和研究机构。美国法律禁止捕杀野生三文鱼,所以只能养殖。

  之后我们去看了野生三文鱼的回游地点。在一条小溪,水很浅,大约10厘米,虽然回游季节水位会稍微上涨,依然难以想象那么大的鱼会在这么浅的溪水里游,多么困难,可见繁衍后代对那个物种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午没有想到接待方会提供丰盛的午餐,牛肉、烧鸡、汉堡、三明治、面条、各种水果、小吃、饮料应有尽有,我算是完全吃饱了。下午我们听了长老说故事,我坐得远,长老又口齿不清,于是就只有几个陪同参观的 NATIVE SPEAKER 听懂了。之后我们问问题,长老耳背也听不到,基本答非所问。长老反复强调的就是要记住你是谁,你属于哪里,你从哪里来,你不能生活在过去。这倒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很像,不过对于基督教徒来说就没这么重要了,他们就是荣耀上帝。

  Reservation 里面很美。

CIMG0856

 树很高吧?天很蓝吧?

 CIMG0857

这就是长老讲我们听不懂的故事的地方。

 CIMG0866

我和老师的照片。背景很美,可惜照片照不全。

 CIMG0867

海湾的海滩。

  印第安文化,就我感觉,正在面临灭绝。现在的英语都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本族语言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除了一些象征性的图腾,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印第安族群和印第安人,白人的文化灭绝彻底成功了。有时候我甚至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就历史的角度看,文化的消亡是正常的,强势文明会压制弱势文明,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就现在的文化多样观来看,我们要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文化,抛开差距性,保存差异性。我觉得,若这样下去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印第安人的文化终究有一天会在强大的基督教文明包围之中变得名存实亡(事实上现在也很接近了,语言这种民族识别的基础被消灭,要同化就变得异常简单。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和普通美国人没什么两样了),走向全面的灭亡。

PART 2 - CHURCH 教堂

  再来说基督教。到美国来两周,我去过两次宗教活动。第一次是去教堂,上周四,小规模聚会。

  首先是教堂不像教堂。在我的映像中,教堂包含以下元素:复古外观,雕塑,大厅,吊灯,木质板凳桌椅,阶梯式的地面等等。这个教堂除了在墙壁上有一个十字架,外观简直是个宾馆。里面的一切设施也都十分现代化,也没见什么宗教符号,实际和宾馆也没什么区别,连我们聚会的大厅都是会议厅模样。

  外观只是感觉上的不同,他们聚会的内容真让人受到了惊吓。今天是一个宗教CONCERT,音乐集会。进去的时候,有乐队(成员就是这个团队的人 )在上面演奏宗教歌曲,右边有大屏幕PPT投影歌词,下面的人在歌唱,歌词无非就是说上帝拯救我,上帝是万能的,按照上帝的意愿安排一切等。唱道高潮时,所有人都举起手,(特别向纳粹中的动作)再加高声歌唱,然后不少人跪在乐队面前,头低,开始深深忏悔,泪如泉涌。2首歌,每首歌2次,每次歌的间隔主唱都会加入一段自己即兴的颂词,语速飞快不停顿,之后继续唱。到最后,一个女孩子完全沉浸于其中,大哭不止,别人都无法将她扶起来。

  震惊了。上次看到这个场景,我就决定下次再来看看。

  今天是一个 INFORMAL 的聚会,HENDRY 开车带我来,离家里有些距离。主要安排是在草地公园先上 HANG OUT,大大排球,坐坐其它运动,吃点烧烤,喝些饮料,之后牧师来传递上帝的信息。HENDRY 首先把我介绍给了更多的人认识,我、HENDRY 先和几个女生一起打了一种纸牌,规则很多,挺好玩的,我第一次玩还得了第二。之后和另外的人打招呼,互相介绍,都没有深谈。在牧师准备讲故事的时候,我身边出现了一女士,我便和她搭讪。原来他去过中国,现在在中国当传教士,会说一点中文(当然我还是只能拿英文和他说话)。这个宗教群体叫 COLLEGE 20S,直译为中文就是“大学生20岁”,里面有很多人都去过中国,而且都是四川。我问这位女士为什么这么多人去中国时,她说:“because god opened the gate to us, and god want us to go to china”. (上帝给我们开了一扇门,叫我们去中国),意思为去中国传播福音是上帝指派的使命,我立马意识到她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因为别人和我谈话都不会立马谈到这个问题。她问我是否相信上帝,我说这个问题有些难答,我知道不少圣经的故事,但要我相信上帝我还面临着障碍。她两眼放光,满脸堆笑地和我说我应该去问上帝,上帝能帮你解决,上帝是万能的,你不问上帝是没有结果的,我也只好一直微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牧师开始讲故事,挺有趣,使大家发笑。他讲到有一个人在小车上喷上“because god hate us, we believe in god”(上帝恨我们,所以我们相信上帝)。他严厉抨击了这种言论,称其为愚蠢的傻瓜,之后全体祈祷,祈祷上帝赐予激情,请上帝来接管这个城市,这个世界,请上帝赐予他们传播福音的信念。下面三个男士以极快的语速,没有间隔地说着脑袋中即兴想出来的颂词,其余的人则一直在说 THANK YOU JESUS, THANK YOU GOD……。我又觉得有点害怕了。

  和大家道别,那位在中国传教的女士特别叮嘱我说,希望我的话能鼓起你的勇气相信上帝,尝试吧。我皮笑肉不笑地回应了一下。之后我和 HENDRY 就回家了。

  在来的路上和回去的路上,我和HENDRY 一直在讨论这几个问题:基督教是否具有包容性,能够包容其它宗教和文化?原罪?会不会有人利用基督教的赎罪忏悔,来为自己的恶性开脱?不信基督教的人一定会下地狱?基督教的世界观是?HENDRY 都没有直接回答,绕着弯子和我说这些问题,我也无所谓,反正我都知道答案,只是看你怎么说而已。

  如此虔诚,如此疯狂——请允许我用这个词,让我很难不把这个团体想象得极端。这两次活动完全颠覆了我对美国教堂的映像,深入认识到了基督徒的信仰。他们的改造欲望,传播福音的欲望,是如此的强烈。这个年轻的团体(成立不到两年),就已经有多次 MISSION PLAN。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同他们的一些理念和思想,但我不能接受的是这个万能的神,人形的神,真实存在却不可捉摸的神(不像中国哲学中的自然力量或混沌宇宙理论),能够掌控一切,你的一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你没有自我,你所做的只是荣耀神,这种纯洁的信仰让我吃惊,他们夸张的宗教活动让我惊恐。但是,他们又是如此热烈地想传播基督福音,对待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都是那么热情友好,又让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基督教,怎么评价你?你不包容,不宽容,甚至类似于精神控制,曾经引发了无数场战争和杀虐。你又造就了当今世界的繁荣的文明基石,造就了西方的道德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想传遍全球。同时,你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又是那么格格不入,我也不想看到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这个特殊时期被钻空子,受到外来宗教的侵蚀。

  KEEP THINKING.

2008 年 7 月 18 日

July 16: Drop-in Class(1) 大学课程

  今天上午看了一部20分钟的短片,讲得是美国的印第安人。现在居住在美国的百人并不是 NATIVE AMERICAN,是印第安人。当欧洲人踏上美洲土地,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印第安人的文化灭绝。(这是某某喇嘛曾经说过的)。这部影片中参访了4个印第安人,分别是教授、导演、大学生、诗人。明天我们将去印第安保留地参观(INDIAN RESERVATION),与印第安人接触。

  我们每周二和周三的下午都要参加 Drop-IN CLASS。顾名思意,这个课就是你半路中间Drop到华盛顿大学的正式课堂,进行观摩和参与。有不少课程供我们选择,如中国艺术,性行为,心理行为,国际政治,政治科学等,每个人都上的课程和时间都不一样。到今天为止,我已经上了 4 次 Drop-IN CLASS,每次2个小时。这四次给人的感觉非常不一样。

  第一次,我去听了 HUMAN PSYCHOLOGY DEVELOPMENT。它是讲述人类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如反射、不好的记忆等等。我们在一个大礼堂上上课,可是听众寥寥无几。教授40来岁,穿着运动鞋、短裤和格子衬衫,用幻灯机给我们讲课。讲得不错,我大体能听懂,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只是一直在听英文有些困,体力不支啊。和我们一起的组长特别 HIGH,上课的时候当着大家英语问问题,下课了还去和老师搭讪。我好像没找出什么话题,因此作罢。华大的学生很多都带着笔记本电脑,用电脑做笔记。除此之外,我发现不仅老师随意,好像一些学生也很随意,上课拿着薯片,边吃边听,也有中途不打招呼就大摇大摆逃课的,也有上课开始了很久慢悠悠进来听的,整个大堂就属我们中国的学生最听话,可怜我在最困的时候猛拍脑门,还是支撑不住。

  第二次,我去听了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这样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孔孟之道、老庄哲学之类的,其实不然。这不是一门大课,大概20人上。进门后,我首先向老师说明我们是来参加 Drop-IN CLASS 的,老师微笑执意。开始上课,老师清清嗓子,分发 HAND-OUT,边发边说:Today, we are going to wath a film “the white-haired woman”。白毛女?难道这是讲中国近代文化与艺术的?预感不妙。之后老师花了半个小时介绍中国的近代史,如南京国民政府、军阀、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并把文学作品分成了前毛时代,毛时代,后毛时代,后后毛时代。之后开始看白毛女,当看到那些革命型的典型动作和眼神时,我那个鸡皮疙瘩啊……遍布全身。其实,抛开这些革命成分不说,白毛女的艺术价值很高。首先是舞蹈,难度大,要求的技术精湛,也甚为优美,再者是音乐,真挚的情感流露于其中。华盛顿大学的学生都看得很认真,评论的时候思维敏捷,让人佩服。可能是因为熟悉题材的缘故,我听起来基本没有难度,和听中文差不多。这次课的收获,是让我重新评价了所谓“革命戏剧”,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和尝试欣赏它们。讽刺的是,这是由外国人而非国人的影响力造成的。于此同时,我也了解了国外的课堂。下课后,我去找了教授,要了 SYLLABUS(课程大纲) 来看,发现基本全是近现代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鲁迅等人赫然其中。我问,这是什么性质的课,主要教什么,教授答曰,这是为对中国没有什么理解,没有中文基础的人开设的一门近代中国文化与艺术课程,VERY BASIC。面对没有什么中国知识的学生开设这门课,会不会在他们心中形成一种由此课程而形成模糊的中国映像——混乱,革命,苏维埃式的红色?教学大纲里的书本和戏剧对我们大部分国人来说都是遥远的,深锁箱底的记忆。

  另外补充一点,华盛顿大学的教室的设备,真的很豪华。所有的灯光都是眼睛保护色,都是自动的慢慢点亮和熄灭,根据课堂内容(电影模式,讲课模式,演示文稿模式)和外界光线自动调整光亮,投影仪清晰,集成控制台小巧灵活,居然还是触摸屏幕控制。

  第三次,也就是昨天,是有史以来最无聊的一次。我们去听 INTERNATIONAL REALTIONS,国际政治关系。上次听中国文化和艺术时,内容和名称对不上号,我们已经有所心理准备,把本来很高的期望降了下来,没想到今天的这位看似有着巴基斯坦血统的老师,居然在讲德国的二战史,讲纽伦堡审判,讲纳粹战犯,完全历史课啊,和当代国际关系虽说不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说有很大联系实为牵强附会。这个老师说话也是结结巴巴,一个词要想半天,句子怎么听都不完整。之后放了电影《纽伦堡审判》,那里面的主人公说得英语,低沉,细声,吞音,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于是我又光荣地倒下了,和我一起的三个同学则开始做不相关的作业。(图:上完课后,外面阳光灿烂,空气清新,心情打好,拍摄菊花图一副)

CIMG0817

  值得一提的是,这堂课有个女学生带着她的宠物狗来上课,不停地摸它,还一边和老师有说有笑,甚为神奇。

  今天我和若水选了 POLITICAL SCIENCE。政治科学。是个女教授,典型的美国超重型,一边上课一边不停地喝矿泉水。我想说的是,今天这个课完全让我们沮丧。前几次的课都还听得懂,理解没什么问题,今天的课是小班,讨论式的,胖胖的女教授吐词清晰,虽然包含着很多政治术语,还能大概知道她在说什么,至于下面的学生,说话语速快得无法想象,吞音严重,模糊不清,一句话呱啦呱啦说了10多秒,最多能听清楚 I,KNOW,THINK 这种词,其它的一概 HAVE NO IDEA。想像一下,说中文把5-8个字压缩到一秒说完,就可以理解我们的心情了。课堂先讨论了最近NEW YORKER 杂志丑化奥巴马的封面漫画引起的风波,由于我粗略看过相关新闻,还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然后看电影撞车,CRUSH的片段,讨论情节和意义。之后是小组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文化和政治,奥巴马的漫画和撞车如何相像。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加入了一个小组,做观察者。我对美国的大选和NEW YORKER 杂志知道的确实很少,对撞车这部电影也没仔细看。我们组其它三个学生的讨论我们听来听去都没听懂,到最后也没有 REACH ANY AGGREMENT。最后我们干脆聊起了闲话,聊起了美国的地理特性,风土人情,某某喇嘛的演讲。(其实,他们话超多,大多时间是我们再听,再者,由于其它组的同学实在是太激动,声音太大了,我们又有很多能听明白的话却没听清。)我对面的女生打扮得很潮流,高筒靴,染发,超低胸露乳装,但是思维很敏捷,思想也不错,看得出学习也很认真,还向我推荐一本政治类的畅销书,我借来一看,上面全是她的笔记。果真人不可貌相。

  下课了,和这女生说了一句“NICE TALKING WITH YOU”,我们就走了。这种“能听懂的听不到,能听到的听不懂”的课,是在是太让人沮丧了,是进入华大以来最沮丧的一天。差距啊差距,回去要好好努力!特别是词汇和日常听力,词汇是基础,不仅是为了出国考试,更是

2008 年 7 月 17 日

July 15: Libraries and Campus (2) 华盛顿大学的图书馆及校园

  决定今天就写今天的事情,免得以后越拖越长,什么都写不了。

  到这里的第二周了,今天我们需要做一个PRESENTATION. 照理来说 PRESENTATION 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小 CASE,可是今天刚开始的时候那个结巴,是在是惨不忍睹,后来才慢慢变好了。回想一下,可能是事先准备得稍微多了点,而且一直在强迫自己按照事先设定好的顺序讲,难免卡壳啊。其实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就好,下次注意。

  课变得有些无聊了,我们 FINAL PRESENTATION 的 SURVEY QUESTIONS 得到了 SHARON 的高度评价,哈哈,我出马了嘛,小 BRAG 一下。

  华盛顿大学的建筑都是古老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最近都一一翻修,外表古朴,内部极为豪华,各种现代设备和装饰、艺术品应有尽有。

  中午去看了 Suzzallo Library。去一个学校,最需要品味的不是校园的风光,而是图书馆。图书馆是知识的凝聚,是历史的沉淀。这个馆内都是些基础性的图书,类似于紫金港的基础分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图书馆的风格真是独特,据说哈利波特的大餐厅就是在里面的阅览室拍的。边上照片边解说……

CIMG0793

  从图书馆的角度看馆外的广场,叫做红场。没错,就叫红场,RED SQUARE, 听起来很 RUSSIAN 吧。其实是个不大的地方,比起中国的各式广场来,是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CIMG0811

  请看这张图片。 红砖路面上的白点是红场的特产,鸟类排泄物。我太熟悉这些东西了,因为以前我的头挺像鸟窝的,所以……occasionally 我能见到它们……

  由此可见,华大校园真是草长莺飞,一派和谐啊。(SORRY,不该用和谐这个词,可是……可是……这真是一个十分 MAKE SENSE 的词,只是被政治化了……)

 CIMG0794 CIMG0795

  这就是著名的哈利波特大堂了(姑且这么说吧),想象一下邓布利多坐在讲台上,学生们在下面享受美餐。我不得不说,这是我见过的环境最好的阅览室之一。高高的穹顶,下垂的吊灯,彩色的玻璃窗,温暖的橘色灯光,加上一杯咖啡,徜徉于书海,一个下午转瞬即逝。

CIMG0798

  书架。都是实木的,上面有温暖的橘色日光灯照下来。

CIMG0799

  这张照片最能说明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阅览室。不仅桌子十分宽大和舒服,而且每个桌子上都有橘色的台灯,柔和舒适,不像浙大冷冷的白色日光灯。桌子下面还有电源插座,整个图书馆都覆盖有无线网络。(事实上,整个华盛顿大学的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无线网络全面覆盖,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草坪上铺一张垫子,放几本书,一杯饮料,带上笔记本电脑,这就组成了下午的读书时光。)

 CIMG0796

  这是图书馆上楼的旋转楼梯,依然是那么古香古色,庄重大方。

 CIMG0803

  这是大厅的大窗。

 CIMG0805CIMG0806

  图书馆的1层是现代化式的阅览室。

  一层的102室正在举办中国剪纸艺术展览。可是,又和奥运扯上关系了……我去展览馆看了看,里面还挂着奥运旗、火炬拉力的宣传海报,里面也就1个人在看。难道是他们都不喜欢奥运?MAYBE。反正我是很讨厌什么都和奥运牵强附会地扯上关系,奥运又不是中国的全部,还有比奥运重要得多的事情。

CIMG0810

  最后来一张图书馆外景。其实,华盛顿大学里大部分建筑都长成这个样子,很有文化特色,再配上6层楼高的树木,非常雄壮。不像紫金港的钢筋水泥世界,一点韵味都没有。

 CIMG0812

  顺带参观了一下红场伤的 KANE。这是一间教学楼,外表实在是太丑了,我连拍的兴致都没有,进去转悠了一会,发现了中英文的一首打油诗和几付素描画。大意是如何以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全新的环境,融入当地环境,做一个当地人。虽然以汉字写成,流露的全是美国的价值观和思想。

  图书馆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华盛顿大学有大大小小近20个图书馆,馆藏丰富是国内的大学无法比拟的。今天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能真正融入这个校园呢?MAYBE IN A FEW YEARS.

2008 年 7 月 16 日

July 13: A Week(1) - Campus Tour 校园

CIMG0712

 

  好不容易能用 LIVE WRITER 上传图片了,鼓掌庆贺一下。上图是华盛顿大学校园一角。华盛顿大学其实不大,但是发给我们的地图显得华盛顿大学大得恐怖,殊不知地图上连羊肠小道都标得和中国的大道一样,一个喷泉标得和中国的广场一样大。校园里绿树成荫,加上华盛顿大学适宜的气候,三三两两的人群,慢慢开过的汽车,好不惬意。

  说起校园环境,不得不说其校园内的动物。校园内主要有2种动物:松鼠,和乌鸦。对,就是乌鸦,不用吃惊。松鼠很可爱,在有松树的地方都能见到松鼠,一动一停,灵巧机敏。乌鸦则无处不在,对于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一种 killjoy。酒足饭饱,出饭堂散心,忽闻左耳“呱”一声长叫,忽而右耳也传来同样的声音,此起彼伏,立体声效果甚好,之后就见乌鸦头顶飞过,地上黑影忽现。不久可见电线杆上,路灯上,随处可见乌鸦。外国人大多视而不见,我邦人士则甚为惊恐。不仅在华大,在整个西雅图,都可以说是乌鸦的乐园。这类全身油黑油黑的鸟无处不在,欢快地日夜吟唱。

CIMG0714

  这是校园里面 BURKE MUSEUM CAFE 的外门。校园里 CAFE 众多,很多人喜欢来 CAFE 买杯饮料,带个笔记本,或坐在树荫下,或坐草坪上,开始学习。这个 CAFE 外面还有很多火山岩的展览,别有风味。至于 CAFE 里面,看名字也就知道,是个博物馆,里面又很有亚洲文化艺术的展品,免费对学生开放。

  校园里图书馆众多,以至于我都记不出名字。法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专业图书馆比比皆是,还有基础图书馆。迷恋哈利波特里的场景?特别是吃饭的饭厅?这个场景就是在华大拍摄的。(照片等待……)

 CIMG0721

  这就是校园中心的喷泉,我拍的时候碰巧没开……。里面住着鸭子妈妈和3只小鸭子,整日在喷泉中嬉戏,还不时飞出喷泉,到草坪上歇息。头一次发现原来鸭子也这么可爱。

  从这个喷泉远望,就可以看到 MT.RAINER 雪山。

 

CIMG0723

  喷泉旁边的建筑。整个华盛顿大学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这种复古的宗教的风格,红砖头,瓦面强,大窗子等。比较现代的是华盛顿大学的行政楼,10几层吧,很高,和紫金港的行政楼差不多了,原来国外的大学也喜欢建行政高楼啊。

  别看建筑外面不起眼,里面可是超级豪华的。门都是木制的,内含钢铁,很重却很容易推。要是残疾人的话,轻轻按一个按钮,门就自动开了,特别方便。内部设施非常现代,装修简朴精细,每间教室的电教设备都配有触摸操作面板,自动灯光系统什么的一应具全。真是不可貌相。

 

CIMG0713

  美国是一个私家车的国度,华大里面车也不少,公共汽车直接通到大学里。这是华大的一个停车场。

  其实有很多要写,不过隔了一周了,而这一周的时间处处都有惊喜。而我却懒惰涌上,太多的要写反而不想写了。华大当然还有很多很有趣的地方,下回继续。

2008 年 7 月 13 日

July 07 - Getting to Know America and Each Other 美

  7月5日的下午,出机场 shuttle express,我们首先在兰登 HOUSE 认识了我们项目的主管、负责人、教师和学生助理。

  Sean Rogers,是我们的外事主管,中年男性,是行政性质的职位,负责我们签证、I20表等事项。

  Noel, 负责人,是一位老太太,看上去非常和蔼。他负责全程监督和处理各项有关我们的事项,不是个容易差事啊。

  Wendy Asplin 和 Sharon McCarty,是我们的项目教师。我们被分成了2个班,我在 Wendy 班上。关于老师的姓名,颇为有趣,其一是 Asplin 实在是太像阿司匹  林的中文发音了,这老师难道不怕自己变成了大药罐子吗?Sharon 呢,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受到中国人民唾骂的莎朗斯通(Sharon Stone)。

  Dan,我们的学生助理之一,是 UW 的在校生,一出现立马变成众女生仰慕对象。

  我们了解了在简短的 ceremony 之后,homestay 的各位已经开车抵达,出现在教室外。我和若水同学住在 Mills 一家,我不甘白等,于是上前截住一位忘了学生名字正准备回去拿表的白发老太太,和自己的 homestay 说出了第一句话:“Excuse me, are you Mrs. Mills?”

  天,我完全被这位老太太的笑容迷住了,简直太……太慈爱了。

  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印尼学生,Hendry,还有日本女孩 Honoka。日本的国民其实对中国了解并不多,大多对历史也很无知,于是我打算放过她了……对女孩说了一句“初めまして”,不知怎的接下来的“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就卡住了……对印尼人,由于历史原因,我保持着谨慎的乐观。

  老太太其实叫 Virginia,很奇怪他一直叫自己 Ginny。我知道 Albert 昵称 Albie,Micheal 简称 Mike,这种简称我还是头一次听到。不过 Ginny 感觉很 easy-going,好名字。

  还想对这一家的主人 Earnest Mills 道歉,由于 Ginny 老太太完全没有介绍她的丈夫一家,而他丈夫有碰巧是个黑人,也没有和我们打招呼……于是我一直把他当成司机,知道 Ginny 充满爱意地呼唤 Earning。

  他们先带我看了明天该在哪里下公车,在哪里上课,我不得不承认,我在 UW 校园里完全成了路痴,被他们的车子载着转来转去晕头转向,因为这里的一切我觉得都长得一个模样……Anyway,谢谢他们的好心。

  家离学校有一段距离,9 miles。Mills 一家住在一幢2层小楼里面,看上去比较朴素,房子外面堆着不少杂物。开门,Ginny 带领我们参观,一直说房间里面乱得很。我嘴上恭维着,心理想着,哇,要是老爸看到这种环境早就疯了,完全一团糟……不过比起一尘不染的房子,多了一份亲切感。房子不大,但是房间很多,电器更是一应俱全,什么XBOX 360, WII, PLAY STATION 2和3,三星的新款液晶数字电视,电脑,NOKIA的新款手机,苹果系列产品,摆满客厅。厨房里则是超大容量双门冰箱,自动制冰机,洗碗机,自动沸水机,大型电炉,烤箱,微波炉,烤肉机…… 3个大型橱柜里堆满了零食、各类糕点、水果、调味酱……眼花缭乱。洗衣房中大型滚筒洗衣机,干衣机矗立,还有冷饮柜……。当然,我们想吃啥都能随便取。

  我们的房间在2楼,有2个天窗,一个超级大床,一个小床。(上照片……)

  于是我们开始整理物品,期间体力不支倒头大睡。

  周日白天我们昏昏沉沉倒时差,晚上 Mills 一家全来了,5个孙子孙女,2个女儿,还有 Ginny 的长相完全一样的双胞胎姐姐欢聚一堂,共享 Dinner。吃过饭,Hendry 则教我如何扔橄榄球,刚开始我扔不出接不住,球还老打到我。经过练习,我知道了一些有关橄榄球的 ABCs,能按正确的动作扔球,也能接到不少球了,oh yeah。

  流水账到此结束。有些遗憾的是,这两天没有和他们有太多的交流,甚至让我感到 frustrated,觉得自己在这么多人陌生人面前真胆小,在楼上待的时间太多了。(补记:之后的几天我决定多多和他们交流,收效甚好。o(∩_∩)o)

  To be continued.

2008 年 7 月 9 日

July 06 - The Flights 空中之旅

  人懒,这篇日志算是对前几天的一种补记吧。

  虽然不喜欢韩国,但我不得不承认,韩亚航空的服务态度很好,机上的饮食也不错,比起在国内乘的几次南航的航班,真是一种享受。到了韩国,首尔转机。一直很好奇韩国到底是怎样的国家,下了飞机办理了转机手续后就在机场转悠。首尔仁川机场似乎非常冷清,硕大的窗外电闪雷鸣,大厅内人群寥寥。而机场的候机厅更像一个 SHOPPING MALL,商店的后面就是一排排的座位供旅客候机。看了下机场内商场的店名,都是一些很常见的牌子,如施华洛世奇、百丽等,外加一些ATM提款机和韩币兑换点,基本上没有人光顾这些商店。很奇怪,韩国不是这些产品的原产国,机场商品的价格也不可能便宜,哪来的竞争力呢?

  由于远离大部队,在飞机上无聊了15个小时,醒醒睡睡,迷迷糊糊。这15个小时中值得一提的依然是航空公司,饮食精细,服务周到。我要的牛肉料理里面牛肉分量十足,口感饱满。听说韩国牛肉很贵,在韩国,牛肉都是作为礼品送人的——窃笑,牛肉都吃不起的国家还嘲笑中国——因此我推测,这些牛肉也许来自美国。飞机上每个座位前面都有液晶电视,可以实时查看航线信息,如外界温度,飞行高度和距离等,也可以看电影,居然还有康熙来了。

  西雅图当地时间11点20分,我们抵达西雅图 Talcom 机场。已有华盛顿大学的代表等着我们,指引我们踏上机场的 Shuttle Express 大巴,驶向 UW 校园。接我们的大巴是属于豪华级别的,不过没有国内的好,车内空间较小,也没有电视等设备。一般的 Shuttle 就像国内几年前的公交车,外表甚至有些破烂。后来才知道,这次 Shuttle Express 的搭乘居然花了我们 20 刀左右,包含在团费中,OH MY GOD!

2008 年 7 月 6 日

美国行前

  7月5日至8月5日。

  暂别,亲爱的中国。   你好,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Glad to see you, Mr. and Mrs. Mills.

2008 年 7 月 5 日

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 文化的民族主义

  选上黄河清老师的课,本对《西方现代文化与艺术》没什么兴趣,以为就是那些油画、宗教流派、各种理论的大串讲,真正上了课之后,我才发现,这真是不可多得的一门好课。原来也不知道河清老师其人,上课后才发现,他谈吐优雅,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我的看法一直以来和河清老师就有几分相似,听其授课,茅塞顿开,这些知识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有幸购得老师著《现代与后现代》书一本,扉页老师留之:“曾浩闲阅,戊子年夏于杭州”。对于这样一本书,怎只值闲阅?怎敢闲阅?   因准备考试,时间不充裕。先翻阅“题外话”一节,读后甚感有趣,但又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悲恸,甚至眼眶都不觉变红。几千字,句句精辟,鞭辟入里,便记录下来,偶尔加上自己拙见。

(一)只要你能说出几个“花拉夫斯基,布拉布斯基,XX 主义”,你就是新式学者   有些人洋文可谓精通,但对自己祖宗和中国深沉文化现实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祖宗“吃人”,“压抑人性”,“劣根性”,“封建”,鄙夷之情表露无遗。   现代化,Modernization,其实就是西方化。以西方化的面目出现太刺眼,于是,经过一番包装,成了现代化。   多少人沉浸在洋人的摩登乌托邦中?多少人真正懂得祖宗的精华?

(二)鱼说:“我什么时候才能脱离束缚我的水,象鸟一样飞上蔚蓝色的天空?”   当中国的导弹卫星纷纷上天时,中国的文化自信却一片扫地。中国文化的自卑感,是当今中国的头号大敌。   今天的中国,欠缺自己的认知和标准。没有自己的艺术评定标准 - 西方流行后现代,我们也上;文学评定标准 - 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自己的政治价值标准 - 成天民主斗士到处叫唤;没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切都以西方马首是瞻,一切都以西方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自己两手空空,只承认别人手里的价值尺度。   经过八十年以来的形形色色的各种革命,中国已经极其现代化(西方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无意识层面”,即意识的深层依然顽强地存在,但在“有意识层”,即表层,却早已被西方文化占据。   例如,中国为什么采用公元?公元是西方基督教纪元的表现。历法纪元本是一个民族历史意识的根本体现,如日本的昭和、平成纪元,台湾的民国纪元,中国不信基督教,为何接受西方的纪元法?再例如,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是现代的彻底唯物主义论者,同时又是盲目崇拜新事物的典型。   现在的中国文化,是“五四”时的“文化本根丧失症”的晚期发作。五四是中国现代化和全盘西化的肇始,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全面否定传统中国文化的开始。新青年们认为,必须先有“破”,再有“立”。陈独秀语:“存其一必废其一”。五四这种对传统文化全面丧失信心,同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全面认同,是今天中华文化自卑感的历史根源。   不是吗?回想我们的历史课本,语文课本,老师的讲解,脑袋里充斥的都是鲁迅的“祥林嫂”之流。又有几个人能知道孔子的“礼乐”,“正名”,孟子的国家政治观,曾被大肆批判的老庄“天人哲学”? 说起新青年,毛泽东是一个彻底的“五四新青年”。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他是一个大诗人,大理想主义者,然而也犯了不少错。他的错误和失败,就是脱离了中国的文化现实,无视中国文化的内在抵抗力强行实行西方的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理论。新中国以来的种种运动和革命,都是无视中国国情的现代主义的悲剧。

(三)乡下快乐的公鸡见到摩登化饲养场中的老友,羡慕不已,回家后据说得了一种叫“自卑症”的瘟疫死掉了。   常说富强。富强是两个概念。强是指军事上的进攻和自卫能力,于是,请赛先生,中国好不容易能吐一口恶气了。   一到西方人面前,比富,人穷志短了。于是,请德先生。社氏德先生好像不太管用啊,于是有人打包票,资氏德先生先生一到,中国立马改头换面,不日即富。   殊不知,西方之富,有其文化的新教原因,有历史上数百年的积累和掠夺。殖民时代明火执仗地抢,新殖民时代冠冕堂皇地抢。二次大战之前的海盗行径,在二次大战后变成廉价买入原材料,高价出售工业品,垄断命脉行业,控制政府机构。四小龙根本是由美国市场带动的,其经济依然脆弱:建立在无保障的能源供给上。   游戏规则已经被制定,话语权也已被牢牢控制,游戏的操纵者能允许新加入的成员危害自己的利益吗?歌功颂德会上能允许有人抢过话筒揭露主办者后院着火的事实吗?国际法是么东西?列强(这个词依然有使用价值)及其同伙去抢土地抢资源,名真言顺,哪个小喽啰想占便宜,对不起,违反了至高无上的法律,法办。联合国又是啥?本来就是二战后战胜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的吵群架地,自从几次绕过联合国的军事行动开始后,其成了不折不扣的傀儡机构。   中国不应该毫无保留地全面敞开自己,把热脸贴着别人的冷屁股,冷冰冰不说,还时不时要忍受一下的异味。中国不是地大物博,是地大物薄。纵观全国,土地资源真的十分有限。我们不去抢资源,不去掠夺别人,绝对不能过西方那种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那是一个绝对虚妄的梦想。现代物质文明的命脉是石油。这种浪费文明所面临的前景毫不让人乐观。

(四)寿陵小伙走山路走惯了,去邯郸学城中美步,最后爬着回来了…   民主的祖宗卢梭承认,真正的民主是不存在的。一句话,民主是乌托邦。   民主本身内含集权。任何现有的民主,都是名义和形式上的民主。西方的代议制,显然是由议员代替人民议政。代议制只不过是“人民最高主权”的一种名义。1954年,艾森豪威尔以“人民的名义”取缔美国共产党,天知道这决议是否由人民做出。当然,中国差不多。   民主是一种游戏,西方人玩得煞有介事的,是西方的个人中心主义的扩展和放大,中国人未必玩的起来,中国有中国的政治游戏规则。中国人世故,最善于揣摩和比较,看实力。“枪杆子里出政权”,恰是毛对中国文化背景做出的理解。   集权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讳莫如深的。“民主”为空,“为民”才是实。   人权和自由。其实人生来就不平等,人生来也是不自由的,这时是道德和感情上的一种愿望。西方的人权和自由,是以单个人为背景的个人中心主义观可以说是放之四海皆不准。而中国历来是从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权利和自由的。

(五)当桃花源人得知世界已经现代化了   要驱除文化自卑感,当务之急是要清算“进步论”。进步论把世界的发展看成一条直线,于是,中国文化自然地成为了落后和愚昧的文化,西方文化则遥遥领先。事实上,中西是“差异”,绝非“差距”。   科学技术可以理解为差距,因为其的确有进步的现象。但在文化领域(宗教哲学,伦理,艺术),这些更像一个集合里的元素关系,只有差异,谈不上差距。   中华文化是一种“和”的文化,而西方现代文化则是一种“争”的文化,本质上有着不同。

(尾)文化的民族主义 一 高扬民族文化,重新续上中华文化的本根。首先要让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不是西方人。 二 重新发觉中华民族的伦理价值。 三 重新肯定中国人持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以及思维方式。 四 重新肯定中国人持有的“贫富观”和“幸福观”。

  当今亟需为中华文化的理论给自己正名。今天中国最需要在中华文化方面启蒙的不是百姓大众,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2008 年 6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