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之三•不和谐的插曲

[muteness]今天本来想写些正面的东西,特别是我能进阅兵式的披枪方阵,心里还是暗暗高兴着的。但是今天下午的经历是实在让我别扭,索性我就写下来。

  进入披枪方阵后,我们分来了一位新教官。这位教官与我还是老乡,来自湖南。面颊红润,看上去朝气蓬勃,训练代表全团形象的我们也很严格,同学们都很认真地跟着口令踢正步。   休息时,我们坐在地上揉脚。不是怕苦,脚实在是酸,踢正步训练单腿悬空要求5分钟。这时候他和另一个阴着脸的眼睛教官在一旁吞云吐雾。   更大的还在后头。教官在尼古丁刺激下兴致来了,给我们全排先是唱了《军中绿花》,唱得还是款款情深,煞是动人。接着给我们讲故事,大意是今年9月给别的学校军训时他教女生,对一女生产生爱意,训完之后他对她短讯息狂轰滥炸,女生2个月后终于答应他见面,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需要提一下的是,那个女生才大一, 这个教官居然还把他做过的次数告诉我们。然后继续说了些有极强性暗示作用的话。男生们都笑着,唏嘘声一片。   现在经常可见一些国外评论文章说中国军人生活走向糜烂,从军官到士兵乱成一团,我一直对其嗤之以鼻,但今天,可能让我稍微动摇了一下。   这位教官的话虽然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大家的气氛(纯男生排),可是我回寝后却想:真实的军人,或者说军人生活是怎么样的?   想起军训的时候老师都提醒女生不能跟教官走太近,晚上也不要到教官寝室去,因为以前有先例。   论坛上有人说,教官和我们一样的年龄,况且存在文化程度等的限制,就不要对他们要求太高了,不是军人就一定都是雷锋。   还有人说,军人就不能泡妞啦?何况他们一年能看到几个女人。军人大多又没什么文化,拿这个出来炫耀也不奇怪。   不过我倒很想知军人的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上讲了什么。抛开这些不谈,因为军人也都是人,但是他也该讲话分场合,把这种事情堂而皇之地讲出来,那就是人品有问题。   还好,我们连的其他教官看上去还都没有进化到他这个层次,今天的事件也没给我造成太大影响。 又想起妈妈常说的“人不可貌相”。   就寝的军号声响起,我的思绪却更浓了。

2007 年 1 月 29 日

浙江大学校歌

词:马一浮 / 曲:应尚能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 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 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 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 习坎示教,始见经纶。 无曰己是,无曰遂真。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 何以新之,开物前民。

嗟尔髦士,尚其有闻。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 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兼总条贯,知至知终。 成章乃达,若金之在熔。 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有校歌如此,不枉为浙大人。

2007 年 1 月 28 日

军训之二•第二天•随想

[smile]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仅有的稍有文学风采的还想保留给期盼中更有价值的日志,就仅以时间来当作标题吧。不过,我希望不会写成流水账。

  6:20,天蒙蒙亮。要是平时我这时候起床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但奇怪的是,今天我丝毫不感倦怠。匆匆穿好作训服,扣上外腰带,戴上那顶不合头的帽子飞奔下楼。寒气未消,可是不论是我们连,我们团还是其他连团,个个都热情高涨。   白天的事情很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喊口号。在军训前,觉得喊口号有点傻呼呼的,想象着自己在一群人中间应该会闭口不开。可实际上当你站在集体中间的时候,看着其他方阵队列喊得热火朝天,就会一时激情澎湃:今天大家包括我都喊得振聋发聩,也造成了我现在一句话都不想多说的局面。回想起今天白天的那股热情,不由得都暗自发笑。无论自己认为有多超脱,我终究还是个凡人啊。   晚上的“集体学习时间”,学唱校歌时,感到自己中气变得很足。面对文言文歌词,看着唯一意思明晰的“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国有成钧,在浙之滨”和“树我邦国,天下来同”,不知哪来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同时也夹杂着一点作为这首名曲歌颂的学府的学子的自豪感。一时兴起,又报名了2月2日的合唱比赛。   另有一点不和谐的插曲,外院的男生有些过于散漫,可能是平时习惯了。但我觉得心中有些不满和不安。   正如昨天所说的,改变正在一点一滴积累,今天算是一大步。现在坐在电脑前,心中还是有些隐隐的兴奋。不知其来源也不知其何时会消去,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新鲜感吧。也许这份激情来自于除去酷暑煎熬纯粹军训的单纯和快乐,或者更深一点,也有可能是 Bearan 所说的male-bonding。   下午的团会操我们连受到嘉奖,也借此高兴一会。

2007 年 1 月 28 日

军训之一·军中涟漪

[GoodLuck]这个标题不是用来讲述今天有什么趣事的。今天是大学军训生活的第一天,身着军服,我有种发自内心的欲望坐在电脑前,静静敲下这段文字。

  想说的很多,因此思绪也有点乱,只能想到哪写到哪了。   似乎还遥不可及的军训,转眼间便呈现在我们每一个同学面前。实话说,军训前我是有一些消极,很想将其敷衍了事,痛苦地想象着12天度日如年的日子。这一方面是因为我有高中的“恐怖”军训经历,那时候40度的高温我们在部队待了6天,白面书生全变成了黑鬼李逵;另一方面我刚刚搬寝室,两件事情的叠加让我有些不悦;再加上回家心切,让我甚至对其产生了抵触情绪。   拿到军服,同学们都象童年般好奇地穿上戎装,在镜子前照弄,各个威风凛凛(诚实点说,前提是没穿解放鞋)。我也动作缓慢地穿成一身军绿,试探着到镜子前打量打量,我惊奇的发现,我一身军装还是有那么点气派的。熟悉的同学都收起了个性,满眼望去是整齐划一的服装,我的心中竟然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战友(请允许我临时这么叫)们都是那么熟悉和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他们是我朝夕相处的室友和同学;说陌生,在统一的制服下,一个个都有模有样,俨然标准军人。   下午的动员大会,满操场全是军训的新生。军训师共分6个团,每个团下有连,有排,有班,不同颜色的迷彩服将不同的团区分开来。主席台上领导铿锵的讲话,台下同学们笔挺的军姿,我心中难免涟漪。12天说长很长,说短很短的军训生涯已经拉开帷幕。   晚上的理论课,照例是整队集合,排队前进。到达指定教室后,教官看着我们叽叽喳喳,命令道:“不许说话,脱帽,手放于膝盖上”。在其他同学唏嘘时,看着桌上整齐的军帽,我心中却产生了沉甸甸的踏实感。是的,这就是军中的纪律,我现在实质是在履行宪法规定的兵役义务,无论从什么意义上来说,我就是一个兵。   虽然我不敢说我已经敞开胸怀去迎接这有苦有甜的军训,但至少,逐渐的转变累积起来,是一次珍贵的洗礼。   不能多写了,寝外军号已经响起。

2007 年 1 月 27 日

有感 Blogcn 的言论屏蔽

以下黄色的文字是我欲在 Sizzler 的 Reflection 上发表的评论:

[color=Yellow]“How to say To put it bluntly 当我刚看到这篇文章,心理是有点不舒服的 觉得这样有点…… Actually it's hard for me to pick a proper word to describe it To be frank, a MUCH MORE severe word flashed through my mind "Ungratefulness" Sorry for my INCONGRUITY.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I'm a little traditional towards family and hometown. You are far away from home indeed But I just cannot figure out that your enthusiasm, your love, your fevernt feelings about home could fade out so quickly

Sometimes the words just blurt out involves both you and me If you dislike it just regard it as a geeky nuisance.

Maybe time is really the most powerful who is changing everything no matter the process is gradual or swift

Anyway, I suggest that you can go out to find goodliness around yourself as well as the home city, and wish you the happiest day in the rest of the winter vocation!”[/color]

有什么异样吗?可就在我准备发送的时候,Blogcn 提示说我的言论中有系统屏蔽词汇,无法发表。 试问 Blogcn,我对我朋友的一段真诚告白,哪里涉及到了政治,哪里有色情,哪里有脏痞话。我耗了半个小时逐个排查有可能的单词,没有找到。如果 Blogcn 想做的光明正大,为何不提供一张敏感词汇列表? 可悲啊,中国著名的 Blog 服务提供商,却违背 Blog 开放自由的宗旨。更加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不敢说它限制了我的言论自由,因为现在我还在中国。Bloger 们,开博到 Opera, MSN Space 上去吧,趁其还未被封锁时。 这让我庆幸自己的独立空间网站,不必忍受寄人篱下的束缚。

P.S 这也顺便让我跟 Sizzler 留言吧.

2007 年 1 月 23 日

无语

[angry]为什么我高英看了那么多单词,他就不考我一个能记住的!?

[angry]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多精力在高英上,最后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teeth]为什么其他人根本没看,考前抱抱佛脚就考得比我好得多?

我恨那些报佛脚的人,不怀好意的讪笑 我恨我自己 这是什么世道

我疯了 我疯了

今天不想再碰英语,可是明天还有听力 快疯掉!

2007 年 1 月 22 日

2006 总结书

“2006年总结书”——最近很多人都在做,于是尽管觉得题目有点“轰动”,但我也想做了……

P.S 貌似现在也晚了点……

2006最开心的事是什么? 没有高考 2006最难过的事是什么? 进了烂专业,如果还能填一个是大家都恋爱了 2006年冬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回家,杭州这个鬼地方冻死了 如果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旅行,你想去哪? 北欧! 你最讨厌自己身体哪个部位? 鼻子 与别人初次见面你会先注意他(她)哪个部位? 脸蛋 失眠过吗?用什么方式对抗失眠。 大学后少。起床无聊。 会不会做饭? 会炒蛋炒饭…… 你希望你的伴侣(OR未来的伴侣)会做饭吗? 会(我还是比较保守的……) 你最想做哪个动画片角色?为什么? 京极真……如果没看过柯南就自拍砖吧 如果可以重来,你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痛苦的私密问题 觉得自己是个自恋的人么? 现在好像开始有点了…… 寂寞的时候怎么办? 打游戏,发短信找肉姨 平时喝水用的杯子 惭愧……就是矿泉水瓶 描述一下你爱吃的一道菜。 在杭州吃了这么久口腔细胞都退化了 2007年有什么想要必须实现的心愿呐? 背完8000单词…… 2006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离家了 2006年,印象最深的一日是什么,理由。 3月9日 被录取了 同时也是乐极生悲的一天

完毕!~

2007 年 1 月 18 日

Reborn Love

[flower]“I will always love you”, said Mr. King to the woman sitting behind the glass.

  Silence.   The policeman took a glance at the clock and then said: “Time’s up.”

| | A DARK NIGHT, 4 YEARS AGO, HOSPITAL | |   “My dear son! My son…” Mr. and Mrs. King whimpered. “Look, how cute you are…”Mrs. King touched his tiny cheek. “It’s just a dream, right? Tell us, you’re kidding now!…”   It was not a dream. Their son had already joined the heavenly choir.   It was all because of that accident. That Sunday afternoon, little James and his parents were on the way home from Disney Land. It was very hot in summer; James was too thirsty to walk. So Mrs. King allowed his son to buy a tin of soda. James got 1 dollar from his mother and then went towards the crosswalk happily.   “G…” a loud noise came into the parents’ ears. Mr. and Mrs. King rushed to the middle of the road and found blood anywhere.   But the peace breaker, Mr. Taylor, had got the verdict of not guilty! Only because that he was drunk. Before long, his life became normal as usual. | | AN AFTERNOON, 2 YEARS AGO, HOME | |   Mr. King was drunk again.   “You! Why didn’t the evil kill you instead of James?” “Why did you give him the permission to cross the street! ” “You should feel guilty! James died, … died because of you!” “It’s all you fault!” He howled to his wife.   “Shut up! I have enough of your torment!” Mrs. King quickly slammed the door, escaped from the house. No one noticed that she leave home with tear in her eyes.   A week later, they divorced. | | A GLOMMY MORNING, 1 MONTH AGO, COURT | |   Mr. King was accused of murder. The court was pronouncing the accused guilty. Cause all the evidence is disadvantageous to Mr. King. And what’s worse, Mr. King refused to defend himself.   But suddenly, Sally, a woman who used to be called “Mrs. King”, stood up and cried to the judge:”It’s me! I’m the person who killed Taylor the bastard!”   She said the truth. After they got a divorce, Sally opened a restaurant for living. One day, Mr. Taylor, the man who killed her son, came to her reataurant happily! Sally asked the gesture if he still have a memory of her. Mr. Taylor answered: “Oh, pretty lady, you’re so dazzling that even if I catch a glimpse of you I will memorize your face forever.” He totally forgot Sally as well as his crime did 4 years ago! Sally was overwhelmed by his impudence. He chop at the man with a kitchen knife in her hand. Mr. King witnessed the whole thing. He decided to take the burden and surrender himself to the police.   Finally, Sally was found guilty. Mr. King had been sent to prison as well for the perjury.

  “Wait me.” responded Sally, maybe we can call her Mrs. King again, turned over the face and smile to her husband.

P.S. It's just a ugly novel

2007 年 1 月 5 日

禁摩、禁电与社会和法律

[email]近日读到一则消息:1月1日起,广州市区已经全面禁止摩托车在城区道路行驶。40万摩托出行乘客面临工具转移,几万摩托从业人员如修理店、售卖店、驾驶员面临失业。不久前广州市已经全面禁止电动车上路行驶。

  记得大约一个月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某位高官对广州市的交通大发雷霆,由此引起媒体讨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联想到如今的禁摩和禁电,不难猜想这就是广州市政府和交警队面对上级不满采取的措施。而这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在我的家乡长沙,2005年7月,市政府即计划以后每年新增10条“禁摩”路段,2007年在二环线内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经有100多个城市对摩托车、电动车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禁止或限制。   舆论一片哗然。大多数媒体都长篇累牍地占用版面讨论,话题集中在有违社会公平、影响社会和谐,打击低收入群体,助长奢华浪费和四轮霸权,使我国能源紧张更为严峻,同时行政成本也高昂这些论点上。还有观点指出,发达国家尚未禁止摩托车,原白宫行政管理的预算办公室负责人约书亚•伯尔顿仍然骑摩托上下班,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摩托倒走投无路,不免可笑。一个例子是,北京市自1985年开始“禁摩”以后,城市交通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逐年趋于拥堵,具有讽刺意义的是,2006年世博会期间,由于北京市在不影响办公的情况下封存一定比例的公车,却交通状况良好,没有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这使我们不禁疑惑:汽车与摩托车、电动车到底是谁该限制?   支持者说,很大一部分飞车抢夺案件是由于摩托车泛滥、难于管理造成的。由于摩托车不按车道行驶,穿插抢行现象严重,交通也隐患极大。另一方面,摩托排放的尾气污染了环境,要净化城市的空气,保证空气质量,禁摩就是一个好举措。   看以上论点,觉得纰漏颇多。摩托车打劫多与禁摩的逻辑关系是很滑稽的。如果说禁酒,就应该把酒厂关掉?菜刀能杀人,就禁止售卖菜刀?摩托车交通事故高是事实,难道这是摩托车驾驶员愿意看到的?这是政府为放任自流,管理不力,行政不作为找的借口。至于环境问题,牵涉到以前同样是小排量的微型车却被禁止上路的事件,不免让人觉得政府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是不是有些问题。事实上,很多摩托连EURO II 标准都达到了,比汽车都环保。   公务车和私家小汽车可以大行其道,畅通无阻。而迫于生计的摩托车主,却被围追堵截,遭禁受罚,这使得他们对日益膨胀的汽车霸权强烈不满、甚至产生一些过激行为。最近北京警方就抓获一老人专扎汽车车胎,累计扎坏100余量。记者采访他,他回答说是自己对汽车的不满导致了报复心理。 除了以上社会问题,看看法律层面上,政府部门能说的过去吗?   对于公民来说,“法无禁止即可行”,对

2007 年 1 月 2 日

维基百科的替代品

[cry]Wikipedia 服务在中国被短暂解封之后,现在再次被 Block 掉。以前的 Host 文件修改法已经完全失去作用,因为维基百科首页的内容已经被加入到 GFW 的关键字过滤系统中,无法继续访问。苦于要写很抽象的英文文章, Wiki 当然是找资料第一去处。于是用尽各种方法,徒劳。

  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上搜寻时,怀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了个国内的维基“维库”。大概是受维客的影响,一向有点鄙视国内的维基服务,不过今天算是让我得到了个超大的 Surprise:维客上有 Wikipedia 英文版的镜像!不过日期更新截至2006-06-19。对于我找点人文社科方面的资料足矣。   收藏。。感谢维库中国 en.wikilib.com,为受苦受难的中国网民着想。

2007 年 1 月 1 日

Jesus 的召唤?

[Belial]Rodman 邀请 Elias、Angus 和我去参加圣诞 Party。早就已经得知,是有点宗教意义的 Party。

  Rodman 曾经到我们寝给室友教授有关基督教的知识,说完便问:“Will you pray?”Pray 了,就表明已经信仰基督教了。2个室友毫不犹豫地 Pray 了,让我有些惊讶,甚至觉得他们陌生了起来。之后和 Rodman 又讨论过一些有关基督教的问题。曾经在一本交流指导上看到,和外国人 hang on 要尽量避免宗教和意识形态的话题,但是可能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 Christan 的缘故,他毫不避讳地和我讨论关于基督教、佛教和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影响。我对佛教也不怎么了解,Rodman 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们两你一句我一句,再加上我的英语显然比 Native Speaker 差的远,佛教里的观音大士、佛祖最后变得力量没有基督教里的 God 强大,佛教是护佑好人的,而神会赦免一切罪恶。我又指了指我脖子上的观音,问道:“If I believe in god, could I keep it? Cause this kwan-yin model is a present given by my parents.”。Rodman 沉思片刻,很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不要带。但也说到:“If you just regard it as a symbol, you can keep it. ”之后我们又继续聊到进化论、科学等,总而言之,这位基督徒很明晰地传递给我一个信息:上帝是神创造的,进化论是不相信神的人发明的,科学家研究的是神建立的自然法则。这些观点于我来说还是太过时髦,也太突然了。   今天的 Party 是由一个叫 David 的美国人主持,有4-5个外国人在场,还有2个新加坡人,1 个美籍华人。他们都是基督的信徒,墙上挂着 Rodman 画的天使,牧羊人,圣母,我也感到了浓厚的宗教气息。Party 由随意交谈吃小吃、做游戏、解释圣诞节来历,教唱基督教的圣诞歌曲、宣扬基督教这几个部分组成。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的是那对新加坡夫妇,男的叫 Jason,温柔、绅士、体贴,女的叫雪伦,热情,有亲和力。我们谈的甚欢。整个 Party 气氛非常热烈,最后 Jason 一曲《送你一个礼物》(可能是这个名字),将气氛推向高潮,希望大家打开心扉,接受耶稣基督。 [以下内容略去]

2006 年 12 月 26 日

I Hate Calculus

Calculu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all the undergraduates except the students of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In other words, if you only learn the easy mathematic i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ou are unable to take some secondary subjects. Since I’m in this situation, and for my long-term plan, I selcted calculus instead.

But my nightmare started from then on. The reasons why I hate calculus are complex. First and foremost, I have no interest in calculus. Tracing back to my childhood, I was never into math. And if an evaluation system can give me a score, I thought, It would always be “just so-so”. The only matter which prompted me to learn math well is the property of “Required Subjects”. Incidentally, my mother is an associated professor who teaches calculus in college, but still, I hate it. Secondly, learning calculus is a waste of time. Why would I say that? When I was attending the class, I can hardly get anything from my teacher. The speed of her class is so quick that I always feel puzzled. After class, It took me much time to go through the textbook. And that was far from the end. At the time of I’ve already know the main meaning of each part of the book, I start to deal with the assignment. When I saw the amount of questions, I’ve know that it’s quite a job. And what’s more, they had little connection with the examples on textbook. The exercise stressed the use of skills instead of the basic ability. Unexpectedly, I spent 3 hours in the homework at a time, but only 3 questions were solved. In total, 9 to 12 hours were taken away by calculus every week. As a result, I had no time to recite new words, to read books, to finish other subject’s paper… Uncountable things were laid asid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endless homework. And I can barely acquire a good knowledge of math. The third reason is, most of the points you’ve learned from a textbook of calculus is useless. Unless you want to be a scientist to explorer the outer space or a mathematician to solve Goldbach’s conjecture. For example, only the mathematicians need to know how the Taylor Theorem was proved. It’s enough that other learners have known the usage of the theorem. That’s the main reason I hate calculus. I hope the education system will be more effective one day. At that time, the knowledge we learned from school will really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our future career.

2006 年 12 月 14 日

无题

阴霾的傍晚

湿漉的泥土 黑绿的死水 昏暗的灯光 冰冷的双手

浓雾迷茫 森林的尽头 传来令人窒息的脚步声 忐忑,不安

仰头长叹 星辰不见

剪不断,理还乱……

2006 年 12 月 13 日

防火长城真是神仙啊

今天发现几天前刚刚能够正常访问的维基百科又无法访问了,才知道,原来防火长城真是神仙啊。

为什么说它是神仙呢?因为它是不可预知而神秘莫测的,其通天法术带给人们无边的恐惧。神仙的意智和思维方式是捉摸不透的,真是因为这些琢磨不透、难以预知的神秘力量,我们才会感到自身的命运无法受自己掌控,我们卑微、可怜,我们无法预知、更无法改变主宰我们的力量,我们只能祈求它的善意与怜悯。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人是无法和神对抗的,神仙是强大的,同时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鬼神不可以不敬,但是敬而远之。神之所以受人尊敬,不是因为它的完美,而是因为它的神秘。

既然神仙是这么强大而神秘,那么我们再来揣测神仙的行为就显得不明智了。在目前这样一个时代里,多说无异,敬而远之吧。

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神仙才能够变成人。

本文为转载。原作者未知……

  • P.S. - 万恶的GFW,维基百科在浙大电信201网络死活上不去,最近Gmail也时常断,唉,看来全球的根DNS 服务器绝对不能落入共产党手里!

2006 年 11 月 13 日

[转] 无聊的鼓吹博客实名制的人

没想到比我还无聊的人到处都是,鼓吹博客实名制的人肯定比我还无聊。

  我们都知道,网络有几大作用,一个是获取信息,一个是表达自我,还有一个是沟通作用。像新浪网这样的就是供人获取信息用的,博客网这样的就是为了让人写博客表达自我用的,而腾讯和MSN这样的,主要就是为了让人沟通用的。当然,论坛和社区等,兼而有之更多一些。

  那么,为什么独独出来一个博客要实名制呢?新浪网这样的不要实名制,似乎说得过去。因为我们的一些部门已经管死了新浪的编辑。因为一旦有敏感信息就封闭了评论,一旦有不符合社会稳定的新闻就不上到新浪网上去。OK,sina似乎和用户无关。

  腾讯这样的网站呢?要不要实名呢?按理,QQ和MSN等是最好传播不稳定的信息的地方,但IM公司这些部门又管不到,因为一管就死,他们考虑到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就不管了是不是?IM似乎也不能实名,因为很多人就是用IM来骗人的。同样,那些C2C网站也不用实名,让大家乌烟瘴气就好了。

  独独博客要实名,似乎说得过去了。就是要控制你们表达的自由。表达自我可以,表达自由就要限制了。我就奇怪了,中国的网络审查技术如此过硬,害怕某个人在网上出格言论?如果要出格,你觉得他实名登记了就不出格?连银行都经常被人用假身份证骗得没办法,何况一个BSP提供商?      信息产业部是一个管理部门还是一个政府服务部门,这几年下来我实在没明白。我自己对部下属的一些机构的职能也了解不透,我不明白一个互联网协会为什么要组织大量闲散人员搞什么实名制认证会议。这就跟中国人要给每个人额头刻上一行“好人”字样一样,你不在额头上刻字,谁知道你活在这个社会上,是有用没用?

  当然,对于实名制,用户用博客的初衷就已经决定了。他一定要用Blog来表达自我,否则他开一博客来干嘛?而如果实名制得以推行,我倒是可以看到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1 中文最NB的博客徐静蕾可以过关,因为她是实名,而洪波或者KESO就要被封,因为没人知道keso是不是一个实名。像我康康也肯定不能过关,因为我不是这个实名。还有人说,如果鲁迅碰到博客实名制怎么办,实际上,出了鲁迅,矛盾,郭沫若和老舍,都会遇到问题。当然,巴金也有问题,而钱钟书就没问题了。

2 可能三天两头会出现名誉官司。因为叫张朝阳的全国肯定有20个,如果这其中有3个写博客,这个网络实名制就会乱了。记得几年前有人冒充余华出书,是因为某地农村确实有一个叫余华的农民。出版社用了他的身份证,就出版了余华的新书。余秋雨也可以,因为宪法规定人有改名的权利,明天我改名叫余秋雨,后天就可以出版余秋雨的书了。这就是实名制的问题。

3 有了实名制,中国的BSP的运营成本会增加5倍,而收入会降低,信息产业部增了权威,失了人心。

5 有了实名制,中国的blogger大多数会跑到国外的BSP上注册去。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政府不干人事,他的形象和一条狗没什么区别。我忘记是哪个爱因斯坦说过了,因为实名制了,全球这么多爱因斯坦,每天放的屁积蓄的能量,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厂了。你让我去怎么找出一个唯一的爱因斯坦。我还举过一个例子,当网上出现10个张朝阳,其他话,我就不好意思说了。

  至于网上类似于跳梁小丑博客沈阳被人骂这样的官司,出了实名制并不会少多少,该挨骂的一样挨骂,而且会更多一些。陈水扁和小布什天天都在挨骂,难道是因为美国和台湾没有博客实名制?

  补充:关于政府的职能,当政府管理部门越放权,越少花纳税人的钱,越无为而治,这样的政府越受人爱戴。而政府越原因花老百姓的钱,越控制严格,越找到老百姓的讨厌。我们的信息产业部,应该鼓励创新,鼓励老百姓用好信息技术,鼓励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从信息产业上挣到钱。而不是制造各种壁垒,让小部分人挣大钱,而让大部分挣不到钱。这样的信息产业部,不是老百姓需要的信息产业部。   看看现在的信息产业部,几乎处处都是抓权,管理别人,而没有服务别人的意思。控制严格,不是这个部应该做的,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才是信息产业部要做的。当我们的网络畅通,当我们的光纤遍布全国的时候,才是这个部的成就。跟广电部这个遭人垢病的大部相比,信息产业部都谈不上有多少政府功绩,至少广电部还推动了一个村村通电视的工程。我们信产部做了什么呢? 本文作者:康国平。转载请用实名!依稀看到了3721重出江湖啊。

Albert Comments: 手机也实名了,网络也快实名了。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和科幻小说中相似的社会体系呢?科幻小说的前瞻性真是让人五体投地。

2006 年 11 月 7 日

I've Made up My Mind

Groove Coverage - Far Away From Home

I'm loving living every single day but sometimes I feel so…. I hope to find a little peace of mind and I just want to know. And who can heal those tiny broken hearts, and what are we to be. Where is home on the milkyway of stars, I dry my eyes again. In my dreams I'm not so far away from home What am I in a world so far away from home All my life all the time so far away from home without you I'll be so far away from home If we could make it thrue the darkest Night we'd have a brither day. the world I see beyond your pretty eyes, makes me want to stay. And who can heal those tiny broken hearts, and what are we to be. Where is home on the milkyway of stars, I dry my eyes again. In my dreams I'm not so far away from home What am I in a world so far away from home All my life all the time so far away from home without you I'll be so far away from home I count on you, no matter what they say, cause love can find it's time. I hope to be a part of you again, baby let us shine. End

From the words in this song, I find my solace. Part I 成人了,我努力平静。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小孩,冲动莽撞的少年,我踏入的是被称作青年的时代。然而,我准备好了吗?我依然有些怀念以前和妈妈相处的日子,似乎心境跟不上生理的步伐。18岁生日那天,我既没有和同学出去狂欢一夜,也没有暗自伤感。连续3年的生日我都是在平淡中度过,我的生活轨迹一且如常,上该上的课,最该做的作业,吃该吃的饭菜。我没有多想一点,父母打来电话,发来讯息,我都没有往心里去,只是嘴上敷衍,以为这样可以刻意淡忘。夜晚熄灯在床,竟还是不免心起涟漪。18岁悄无声息地姗姗而来,18岁的我,前方的路途必须由我自己定夺。

Part II 这些日子,浑浑噩噩似乎也就过来了。来到杭州,大病两次,最近还被医生劝着住了院。在医院睡的第一个晚上,我整夜没有合眼。除了无止境的蚊子和噪音,更让我睡不着的是医院的氛围和自己的心境。环顾四周,惨白的病房,垂头丧气的窗帘,肺炎发高烧的病友。若是以前,右边空着的床一定会有爸爸或者妈妈的身影。第二天和医生磨了很久的嘴皮,晚上回宿舍。或许逃避也是适应吧。

Part III 看着书桌上的课程表,贴在支架上的Schedule上的Blank是那么惨淡。2个月了,我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住院时的病友发烧还在听英语听力,让我这个英语专业的人挺羞愧的。1月的考试至少需要6000词汇,而我现在还差得很远,接踵而来的专四、专八,恐怖的词汇量会上升到13000。GRE、托福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不能闲散下去了,I've made up my mind, I won't let the precious time slip away from my own hand so easily.

Part IV 音乐总是能给人不同的感觉。除了久来就沉醉于 NewAge 和 Classic,现在的我很奇怪,慢慢喜欢上了一些清唱性质的歌曲。听原汁原味的人声,更能引起心灵的共鸣。老歌我也越来越喜欢了。虽然很久都不关心了,但还是越来越厌烦时下的中文流行歌曲了,没有内涵,千篇一律的商业包装。港台娱乐新闻和偶像新人更是让我嗤之以鼻。人对音乐的品味会随着时间、阅历和年龄慢慢改变。说的自傲的一点,对音乐的喜好可以看出人的层次。

Part V 18,阅历,改变。 Reflection。

2006 年 10 月 26 日

犬与鬼:现代日本的坠落

世界上存在着两个日本,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日本,该日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发展模式”,还存在着另一个日本,这个日本在为公民提供设施的方面乏善可陈,其政府管理不善的金融体制导致了日本15年的崩溃,构成了世界史上最大的财富流失。

阿列克斯·科尔 Alex Kerr

  在图书馆旁的书店转了转,淘到一本书《犬与鬼》。对于有些想学日语还没学的我,就由她来给我上第一课吧。   日本号称世界强国,有着富裕的国民经济,世界知名的电子产品公司,高度发达的城市和交通系统,静谧优美的日式建筑,同时也有狭隘的民族观,冷漠虚伪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日本,也是很多亚洲人所向往的日本。   但是,Alex Kerr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日本,一个让无数人幻想破灭的日本。无止境的大兴土木,几乎所有的河川都被U型混凝土封闭,被建设无度的水坝所禁锢;60%以上的海滩被丑陋的混凝土工程所破坏;几乎稍大的山坡都会以防止地质灾害为理由穿上混凝土的外衣,小的丘陵则会被挖走填海制造所谓高科技的人工岛;原始美丽的森林被砍伐,种植上毫无经济利益的“经济林”;风景如画的山区无止境地建设毫无用处的林道的高速公路,铺设密如蜘蛛网的电线……这连绵不绝的混凝土世界让我感到恐慌。日本几乎没有一处不受污染的土地,50-60年代震惊世界的水吴病、痛痛病,到现在受害者还没有得到赔偿,日本官僚一概回答“无可奉告”;高级官员对血浆制品引起1400人感染HIV毫不清楚。日本人引以自豪的金融经济体系也是漏洞和黑幕重重:没有分红的股市,大量银行的坏帐和虚假报表,虚幻的炮沫经济。日本的信息永远是不透明,不对称的。日本的政治机器只有ON的按钮,而找不到OFF,永远执行设定好的程式而不会终结,日本的幕僚式政治在60-70年代可能还非常实用,跨入新世纪却不做任何改善。金融界和实业界,官场和商场间存在大量的利益输送,是《犬与鬼》着力抨击的重点。这种利益输送使得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异常模糊。日本特殊的税率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古老景观的丧失。现在这就是日本的GDP20%由建筑业贡献,年年赤字负债不断增加而仍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无任何裨益的改造自然计划,银行等等不断衰落的原因。日本还是以60年代模式运行的锈迹斑斑的古老机器。   我本不喜欢日本,老实说,看了一部分之后,对日本更加没有好感。也有一些幸灾乐祸。当然,如美国大部分畅销书作者一样,Alex Kerr 某些方面还是有些夸大其词。不过,我们决不能隔岸观火。现代日本所展示的一切,如果我们国家不引以为戒,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国家50年甚至20年后的缩影。我们国家不也在大建设水坝吗?譬如三峡。日本建设中毒,我们国家不也在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吗?日本政府对污染谎报,瞒报,环保厅形同虚设,我们国家多少也有些相似之处。审计风暴所指,也就是如日本存在的诸多经济问题。我们不是也对信息透明存在恐惧吗?再者,诺大的北京,那些四合院老胡同如今走向了何方?灰色的天空,灰色的街道,拥堵的街道,摊大饼式的环线道路,毫无中国特色的建筑(鸟巢和粪蛋)铸成了现代的北京。   突然想到,日本的动漫世界有名,常常描绘出一种后现代的由几何线条构成的科幻式环境空间。或许,漫画师们是凭空捏造,还是本来就在描述不久后的日本国土?答案很显然,否则为什么只有日本人有如此想象力。   看这本书,应该抱着一种危机感来思考。中国,决不能成为第二个日本。

2006 年 9 月 10 日

Please Calm Down... Try to adapt

[MSN]几天转眼就过,在浙大的外语学院。

妈妈走了,忽然有种空虚的感觉。周围的一切是那么陌生。我努力思考着一个问题:外院适不适合我?她是我的归宿吗?我一直期待读理工科,半路出家,稀里糊涂迷茫地入了文科。回想外院的同学们,总觉得比其他学院的同学多了份老练和世故,少了份纯真,大家之间似乎总有捅不破的纸。 走了2个人之后,寝室只有3个人。晚上,发短信的发短信,听歌的听歌,发呆的发呆。 无法预知前方的路途。So, please calm down… and try to adapt the life in SIS.

2006 年 9 月 6 日

The Circle of Life

A dark morning. The sun was still sleeping below the horizon.

Aunt was waken by the telephone. She got up in a hurry to make uncountable phones.

My grandaunt would soon step into the heaven.

How grievous the news was! I was shocked for almost one day. I can’t help imagining the picture of my grandaunt in her last seconds. In a small sickroom, a thin woman with a pale face was surrounded by a crowd of relatives. The atmosphere was filled with sad. Tears everywhere.

Tracing back to my childhood, I was at Grade 2 in primary school. My dear grantanut taught me how to write nice words hand by hand. In my memory, she’s always nice and affectionate. But today, she left us. Never had she enjoyed relaxing in her whole life time. Even my grandaunt haven’t seen the beautiful and wonderful part of the world. A incredible thing happened.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funeral, My aunt drived home. A butterfly laid on the wiper blade all the way. The car was in high way at a speed of 100. But the creature was clinging to the glass. When my aunt arrive home, she got off the car and picked it up in hand. The butterfly came home with my anut.

We regarded it as my grandaunt’s spirit. We burned 3 sticks of incense in balcony.

I prayed, “God bless my grandaunt, May she enjoy the time she should have done in earthliness, May she feel the freedom of passing away.”

2006 年 8 月 28 日

杂想

[flower]最近思绪很乱。

  看似每天忙乎乎地做一些数学题,学学游泳,翻来覆去,心中却总可以感到不安。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还是迷茫还是敬畏?或许都是。对浙江大学的生活我一半幻想,一半生畏。   临近开学,心开始惴惴不安起来。高三时,本打算报一个工科专业,例如网络管理、通讯技术等等,做一个技术性强点的人,3月却如梦似进入浙大,还是“外国语言与国际交流”+ 未知专业。虽然就是外语学院,可我对“国际交流”四个字却有十足的畏惧感。我从小怕羞,现在虽不怕生,但交际仍是最大的软肋。大学进了“国际交流”,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实话实说,对大学4年的生活,我有些担心。3月和其他新生稍稍接触了一下,发现他们口齿伶俐,思维敏捷清晰,落落大方,爱交朋友,热爱运动……;而我好静,除非对非常熟悉的人,我不爱表露。不论他们在锻炼周的一举一动是发自内心还是戴着面具,这些都让我感到了失落甚至是自卑。我害怕进入大学,大家打成一片,而我被冷落;我害怕和同寝室的室友志不同道不合,我很孤独……7天的浙大初旅让我发现,200来号新生,大多都是活泼好动,喜好交际的“多血质”性格,而我在那次测试结果是“粘液质”。   8月30号,将是人生新的篇章。而我仍在彷徨……

[star]- 后记 -[star]   似乎遥不可及的长假,终究要结束;所谓闲适的生活也到了尽头。思考良久,我有必要为这些担心吗?我的性格是我的优点,不是缺点。本已浮躁的社会,或许缺少的正是踏踏实实的思考者。不必太在意别人,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任凭风吹雨打,笑到最后。

荷花孤独,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

2006 年 8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