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门口

2013 年 3 月 11 日

铁道部曲终人散,很多为铁路系统奉献了一辈子的人跑到北京铁道部的大楼前,拍照留念,失声痛哭

多么感人的场景。看着这些老者真挚的伤心,我也有些黯然失神。无论对铁路部门如何口诛笔伐,无论有多么痛恨这垄断集权下的种种弊端,在此刻人的心头都会微微一颤。洪大的社会问题就暂时抛在耳后吧,此刻就聚焦在这些默默无闻的百姓身上,去理解作为一个个体的复杂情感。

然而我们的媒体似乎不买账,我们的国民似乎不买账,漫山遍野的“哭着不再可能吃国家大锅饭了吧”,“陈腐体制薀育出来的寄生虫们放声哭吧”,“哭什么哭,是不是改了铁道部他们家就没什么油水捞了,伤害了他们的不明财路啦”,用尽一切尖酸刻薄之词来侮辱人们淳朴的情感。

我为国人的心态感到难受。我们批评一个部门,是在批评一个事件,一个法律政治上的概念,而不是为其工作的每个人。我不觉得这些老人真的就受了什么铁道部的大恩惠,基层铁路职工的幸苦是很难想像的。即使退一步来说,真的这些人揩过油,一分为二来看,他们此刻对老部门的感情,也一定不假,真挚的情感流露需要尊重。想想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多少个这样鲜活的例子呢?当年国企改革,自己视为生命的企业随着一纸红头文件,人走楼空,留下的只是刘欢悲壮的《从头再来》。就如这次铁道部一样,自己挥洒了汗水,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乃至一生的地方,在社会的洪流中顷刻瓦解,这种失落和堵在心头的感觉,哭大概是最好的发泄吧。

事情从来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评价的,人则更加如此。然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非黑即白,容不得灰色,尽管大地上灰霾遍地;我们这个国家,无论在文革还是现代,从来都没有将个体当真正的人看,不过是大机器的一颗可以随时替换的小螺丝罢了。我们不存在对人,特别是对陌生人和对所有个体的人文关怀。出了家这个单位,似乎一切不合理的都顺理成章,没有尊严,宽容和仁慈的容身之处。

在中国,没有人,只有中国人。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