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城记

2007 年 8 月 24 日

  日子闲着也是闲着,想买点书来学习学习,上网搜索,无奈各大购书网站都缺这缺那。前几天去了北京图书大厦,人多得透不过气,想在柜台前清静地挑选下书都不行。更可恶的是,它不打折!有了会员卡也只打九折。放眼中国,除了门可罗雀的新华书店坚持原则之外,哪个书店不打折?除了教科书实际定价之外,哪本书不把价定高点方便打了折后继续赚钱?用北京话来说,爷我还真纳闷,北京人怎么就这么愿意把自己的荷包乖乖交给这个巨型诈骗市场——瞧那收银台,估计买本书排队也要排20来分钟。

  想找个像长沙定王台样的书市,或者象长沙万卷、宏道书城一样的书店好像并不简单。网上搜阿搜啊,最后在 Google 里连“北京 盗版书”这样的关键字都用上了,总算在一个个人博客里知道在海淀有个图书城。   北四环海淀桥,好像不太近……   坐了 808 一小时,到达海淀书城。   从内环到北四环,转悠了1个小时,居然只花了0.6元,还是空调大巴。看了看刷卡机,这几天没少坐公交,坐得还都是空调,总共花了2.8元。在杭州还不够坐一次 K900 呢。据说国家每年拨款40亿给首善之区的公交,补贴便宜票价带来的亏损,鼓励人们坐公交。   入口还找了半天。进去之后,发现里面人气远不如定王台。定王台里熙熙攘攘,这里门庭冷落。还好,书还是不少,大多是教材、外语、培训、考试类用书,符合我的口味。在一个书店里一口气买下了我需要的日语系列书,100 大元,要是在那个巨型诈骗市场还要 160 多元呢。   出来,路边有小贩卖盗版书。一看有哈七,问他多少钱。   “25。”   “不要这么多吧,25?”   “那您给个价,您说多少?”小贩倒还爽快,向我走来。   “10 块。”   “不卖。”小贩一脸不屑,双手叉腰坚决地说道。   “不卖?”   “不卖。” 他头都不回。   爱卖不卖,一本盗版书25块,你卖盗版书本来就坑人,25块的价格也太不厚道了。我也头都不回地走了。   眼看表3点45了,在图书城里只待了20分钟。赶快回家吧,省得周五的晚高峰把我折腾。   等808。前门上,结果有几个贼眉鼠目的男人从后门溜了上去,被售票员瞪了好多眼。   前门上的都没座了。   摇摇晃晃,红灯漫长。路过中关村大街,整条街都是个大工地,地铁施工的大红色围栏处处可见。在海淀黄庄,一个十字路口,堵了 20 分钟!车里面水泄不通,人们挤作一团,大腿靠大腿,屁股挤屁股。   北京就是个大村庄,路边到处是蓝色的大栏版,后面要么是垃圾堆,要么是土砖头房。要知道,这是二环之内的景象。想着从火车上看北京,路过四环三环二环,好像突然从农村里蹦了一条高标准的城市快速路出来。北京西站也座落在破败不堪的农村中。   站了一个小时,快到家了,在西单,终于有座了。大家一窝蜂地下车,车下的人挤啊挤,想上来找坐。您悠着点,挤什么呢?和谐和谐。你这样也不见得能快点上来,再说,上来也不见得有座。   家楼下。按电梯钮。环顾四周,象70年代的职工宿舍,大黑板,破椅子,煤球堆,可以看见灯丝的白炽灯,水泥地和包墙。难以想象这是有电梯的12层小高层。   电梯门开了。“电梯司机”有气无力地站在里面。她认识楼里的每一个人,帮我按了10楼的钮。   我一直觉得北京特别扭。一个电梯,还配个电梯司机,工作就是帮你按钮,还时不时打量你,遇到换班还警觉地问你几楼,住哪,连门牌号都要你快速答出决不含糊。我第一次不知道门牌号,她愣是看见我敲门,我妈出来接我才关上电梯门,也不管楼下有多少人等着坐电梯。又不是酒店的迎宾电梯,多此一举。可能是有人没工作,特意安排的吧,或者为了安保需要——总觉得,安保,用一个有气无力的要死不断气的女人站在里面,当警察盘问身携武器的罪犯啊?   到了家,放下书。写博客。   北京,还是没感觉。来了不知道多少次,转了多少圈。没感觉。还是不喜欢。   一个不喜欢北京的假北京人。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